close


 


 


上週六全家出遊途中,以理在車上不時捉弄以琳,以琳無奈一直叫,經我多次呵斥、制止,以理才隨便說個「對不起」了事,之後仍故態復萌捉弄以琳,我的怒氣慢慢升起,抵達目的地後,我嚴詞訓斥以理,他卻不服,多次堅持「我已經跟妹妹說對不起,所以就沒事了。」


 


我難忍憤怒,請以理伸出手,我用手打他的手4下,再跟他說「我現在跟你說對不起,就沒事了嗎?」以理不屈服的說「對,沒事了」,我更生氣,從車上拿下釣竿,對他說「我可不可以拿釣竿敲你的頭,再跟你說對不起?」以理此時眼睛已經泛著淚光,卻仍倔強的說「可以」,我連問兩次,他仍說可以,我氣得幾乎真的要打下去,所幸最後還是忍住了,卻不知如何是好?


 


當晚參加天使心聚會,主講者剛好談到父母管教方式,簡單區分為「權威型」、「放任型」與「民主型」,算一算分數,我是權威與民主各半,但權威稍高一點,主講者分析後問我們:「很多人的管教方式多由兩、三個方式混合,為甚麼?」連續幾個人起來回答都未獲得主講者認可,我想到早上的事件,毅然舉手說「因為人有情緒」,主講者說「答對了」,且補充說,「情緒」正是管教不當的最大根源之一,必須先處理情緒,再處理問題。


 


其實,這些原則自己何嘗不知,但每當小孩頑劣(我的認為)不聽話,又屢勸不聽時,怒氣、情緒即可能如風雨來襲,所有的理智通通消失不見,只剩下「自以為正義的發洩」,於是破口大罵外,還可能加上家法伺候,受害的當然是這些罵不能還口、打無法還手的小孩。


 


記得有幾次以理在教會打人或在家打妹妹時(次數很少),我每次都重重的處罰他,並且告誡他,「無論怎麼樣都不能打人」,但有次他卻反問我「那爸爸為甚麼可以打我?」我頓時啞口,只好說「爸爸不是打你,爸爸是管教你。」以理雖然沒再說,但看得出他並不怎麼認同,當然我自己也很心虛。


 


理念(理智)上,我是不贊成打小孩的,因為暴力絕對無法服人,雖然「打小孩」不能和「暴力」劃上等號,但其本質相同,如果可以靠著「打」來教導小孩,為甚麼不能靠著「打」來教導成人,甚至國家靠著打來教導另一個國家呢?當然很多父母會說,父母打小孩有愛當前提,但責打當時,真的是充滿愛嗎?還是怒氣、情緒大於愛,別人我不知道,至少我是後者。


 


耶穌三十幾年生涯中,不曾用暴力解決過問題,印度聖雄甘地、西藏達賴喇嘛都堅持「非暴力抵抗」,他們的影響力,卻比整個軍隊還要大。我也記得,二十年前騎自行車環遊世界的騎士胡榮華這麼說(大意):「我考慮很久,決定這趟旅程中不帶防身的刀劍武器,因為有了武器,我就會直覺依靠武器,屆時可能出現悲劇,如果沒有武器,我就會想盡辦法用各種方式解決問題…」


 


「能不能打小孩?」的問題教育界討論已久,利弊可能因管教者、對象及時空環境而異,我無力評斷,但我確知「帶有情緒的責打、管教」對小孩有害無益,許多人可以做到不帶情緒的管教小孩,那是我所羨慕的,但低EQ如我,不時因小孩而暴怒,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這種情況下管教小孩,只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。


 


 


深知自己的軟弱,除了在天父面前認罪悔改,今天,我也告訴自己,在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前,我決定「不打小孩了」。小孩犯錯,訓斥責打是最容易、最快「暫時解決問題」的方法,許多家長捨不得放下這把上方寶劍,但習慣了訓斥責打,卻可能忘了有其他更有效的管教方法,如果給自己一個「不打小孩」的底線,無論自己暴怒到何種程度,都必須用除了打以外的方法去解決,或許無效,但造成的傷害可能不會像順著情緒打小孩般嚴重。


 


我羨慕那種「非暴力」的理想國度,但僅僅理念無法形成力量,要到達那樣的國度,或是希望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的「非暴力」國度,我決定,就從自己「不打小孩」開始做起。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