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 


上週某個晚上,和牛媽躲在床上,看了由勞伯瑞福導演、布萊德彼特主演的「大河戀」」,印象中這是十多年來我第三次看大河戀,是一部我蠻喜歡的片子。


 


故事敘述諾曼和彼得這對兄弟,從小成長於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的偏僻小鎮,父親是牧師且是一位蚊釣高手,所謂蚊釣,就是用羽毛等物製作成類似蚊蟲的形狀,並綁在釣線的尾端,由釣者拋弄飛行於水面上,讓河裡的魚以為是真的蚊蠅飛過水面,進而跳出吞食卻上鉤的一種釣法。



 


這位牧師父親雖然嚴肅,卻從小帶兩兄弟前往附近的大河釣魚,影片中有許多鄉村美景、釣者在大自然中的身影,以及20世紀早期西部鄉鎮生活、人文的素描。


 


在那個仍具有濃濃拓荒精神的年代,身為牧師小孩的兩兄弟難免受到西部的狂野所洗禮,然而,哥哥諾曼儘管偶有失序,成長過程仍大致中規中矩,符合父母的要求,高中畢業後離家到東部讀大學,最後返家娶得美嬌女,並獲得芝加哥大學的教職。


 


弟弟彼得從小就顯示與哥哥完全不同的叛逆個性,影片中描述彼得年幼時,因為不喜歡麥片當早餐而拒吃,但父親不允許一個8歲小孩挑食,下令若不把早餐吃光就不得下餐桌。結果,彼得儘管坐在餐椅上一整天,最後那盤早餐還是分文不動。


 


影片中還有一段,兄弟兩和3名死黨偷來一艘小船,彼得提議划入急流中並衝至瀑布下面,這是個相當危險的提議,死黨們均不願參加,最後諾曼有點勉強地和彼得一起衝下瀑布,這一段主要凸顯彼得的瘋狂與叛逆。


 


彼得長大後搬離父母,在附近小鎮的地方報社擔任記者,且以「釣魚記者」聞名。他挑戰世俗規定,交了一個印第安女友,帶她出入當時「不准印第安人出入」的酒館等公共場所,強悍的他甚至為此多次與人打架;彼得也染上喝酒與賭博的習慣,欠債越來越多。


 


在哥哥諾曼學成返鄉時,父子三人又一起去河邊釣魚,此時,導演似乎有意凸顯出彼得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輸給哥哥,因此急欲在釣魚一事上有所表現,而彼得的釣魚方式早已有自己的風格,最後也釣上一隻罕見的大魚。


 


哥哥諾曼短暫回鄉的時間,發現彼得因為喝酒、賭博等,麻煩越來越多,就在釣魚時對彼得說:「跟我一起到芝加哥吧,那邊有好幾個報社。」彼得頭也不回的說:「我不會離開蒙大拿的。」


 


彼得之所以為彼得,正在於他的叛逆,以及對世俗規定的不屑,更是那種寧願自己承擔一切,也不願跟著哥哥,彷彿活在他陰影下似的。


就在諾曼前往芝加哥任職的前夕,彼得被人打死,丟在暗巷。之後,彼得父親在一次講道時說:「那些與我們共同生活,讓我們愛,並且是我們應該有所了解的人,正是最令我們難以捉摸的人。」


 


我一直很喜歡這部片子,本來以為是喜歡那種西部鄉鎮的原始、自然以及釣魚的感覺,那天看完後,卻發現,我之所以喜歡這部片子,主要是因為彼得,因為他不受世俗所限的活出自己。


 


在我的成長路上,雖然偶有失序,但基本上仍走在一定的框架中,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外在的要求或壓力,但我沒有像彼得一樣的勇氣活出自己,沒有足夠的力量去追求,最終是順服走一條別人期待的路。


 


於是,當我看到彼得無視外界加在他身上的框架,活出他自己時,我不自覺地就把自己未被滿足處,投射在彼得的身上,彷彿如此,我也可以短暫的掙脫出一堆框架,獲得少許的滿足。


 


跟牛媽分享這些,她擔心我好像有衝動跑去喝酒、賭博或交女友,我告知,我羨慕的是彼得的「勇氣」,而非彼得所做的事。


 



近幾個月我不顧一切去獨潛,或許也跟此有關吧。


 


3/13後記:今天看小說,才發現諾曼的弟弟是保羅,不是彼得,大概是因為布萊德彼特的關係而記錯。巧的是,彼得是我的英文名字…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