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上週以理參加北市北區校際間的游泳比賽,其中一個比賽項目是100公尺蝶式,先前他最多只游過50公尺蝶式,到了比賽前多日才知道教練幫他報了100蝶,他很擔心游不完,問我說:「能不能棄權不要比?」我說:「棄權不比是最簡單、最容易的方法,但在棄權前我們可以先想想,或許有更好的辦法,我們明天去問教練,看有沒有那種可以比較省力、只求游完的方式?」


 


隔天教練說,蝶式沒有甚麼取巧的方法,但他鼓勵以理,只要慢慢游,不要急,把它游完就好,他相信以理做得到。以理雖然還是沒有甚麼信心,卻願意試試看。於是比賽當天,以理看起來毫無懼色的參加100蝶(至於他內心還有沒有恐懼,我沒有再問,因為擔心他更焦慮),還好,雖然最後25公尺他的速度明顯減緩,幾乎游不動,但最後還是觸壁游到終點,雖然他的時間比第一名多了一倍有餘,但重要的是,他完成了「原本他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」。


 


「信心」和「勇氣」不就是這樣來的嗎?當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,孩子發現很多看起來做不到的目標,卻在努力後達成了,他應該會有更多的勇氣去嘗試,也不會輕易的說「我做不到」。


 


以理還參加了200公尺蛙式及200公尺仰式,其中200蛙那場分四組比賽,以理是第一組(就是最慢的組),第四組則都是游泳高手,那一組比賽相當激烈、精彩,其中領先者速度飛快,領先第二名好長的距離,但誰也沒想到,就在他抵達終點時,因為沒有「雙手同時觸壁」(這是蛙式的比賽規則),馬上就被裁判開單以「違規」論,成績不予承認。


 


孩子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,在休息區哭得好傷心,幾個大人圍在旁邊安慰他,看了都好不捨。可是話說回來,如果把眼光放遠,一個小比賽的失手,或許成就了未來大比賽更多的進步與動力,即使沒有,放眼整個人生,這個小比賽的失誤,真能影響甚麼嗎?


 


其實,如果有影響,應該是正面的,因為這樣的失敗,可能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提前碰到的寶貴經驗,從比賽失手中,他將了解生命中很多事情其實無法完全照著規則來走,成績好的不必然奪冠,更重要的是,他將學習面對從興奮高峰跌到低谷的情緒調適,在喜與悲中找到一個平衡點。


 


孩子的失手,也是家長的寶貴經驗,家長必須透過這樣的失敗,給孩子充分的接納,也陪著孩子面對挫折,調適心情。就像我這幾年看著以理、以琳的成長,慢慢體會到,生活中夾雜的失敗,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謙卑,也可以學會用愛心去看待失敗的人。


 


其實,以理在這次200公尺仰式的比賽中,同樣因轉身違規被開單,只是他的成績本來就不怎麼樣,即使不開單也無法得名,因此,他的情緒沒有受到太大影響,反而多了一次寶貴經驗。


 


這次早上還有一項400公尺自由式接力比賽,過程頗戲劇性,某國小實力堅強,前三棒遙遙領先其他國小約3040公尺,哪知第四棒卻派出一位超慢的小選手出場,結果,這支隊伍最後反成為最後一名。我們都很不解,因為那所學校還有兩位更好的選手,為甚麼會派出這位超慢的選手,當時,我們都想,這個學校的領隊一定沒搞清楚狀況。


 


不過到了下午的400公尺混合接力,以理所屬泳隊派出去的4個人,並未包括早上剛在自由式及蛙式比賽中得名的2位選手。我猜測,教練應該是考量那2位選手早上已經得過名次了,泳隊中還有其他選手還沒得名次,他可能認為比賽不僅求勝,還希望照顧到其他選手的得名機會,因此派出其他選手上場,想到這裡,不禁為這位教練鼓掌,能夠照顧到整體小朋友。驀然想到,早上的接力比賽,那所國小派出超慢的小選手,是否也有此考量呢?


 


其實游泳競賽跟人生競技場上有許多相似的場面,如同上次比賽,以理的四名學長參加一場接力賽,賽畢後名次不佳,只見其中一人責怪另一人說:「都是你游得太慢。」孩子在意輸贏不足為奇,但如何體認到團隊精神,不去指責他人,接力比賽正是最好的教育機會,希望每個孩子與家長,都能在泳隊訓練、比賽中,學到更多人生的功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