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(叫人驚艷的朱銘美術館)


 


 


大約兩年前吧,有個朋友說,培養小孩藝術氣質的最佳管道,就是常常帶孩子去故宮博物院、美術館逛。我們兩夫婦雖然都沒甚麼藝術涵養,在愛子情深的驅使下,沒多久就全家去一趟故宮博物院,希望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。


 


 


我還記得,我興致勃勃的帶領小朋友進了故宮,想像小朋友可以沈浸在這些國寶藝術品中,未料,當時大概是大班年紀的以理,對這些國寶毫無興趣,反而跑來跑去跟以琳玩遊戲,我斥喝他,要他好好的觀賞,反而造成他很不快樂,此行目的當然失敗收場。


 


 


今年夏天,我們去了一趟金山「朱銘美術館」,那地方佔地寬廣,作品多擺設在戶外,我們雖然不懂雕刻,但看這些作品卻也覺得氣勢磅薄,給人無盡的想像,整個美術館的佈置也很恰當,甚至無障礙空間都做得很好,台灣能夠有一個這樣的私人美術館,真是不簡單。


 


 


這次以理、以琳對這些雕刻同樣沒有太多興趣,半天下來又跑又跳,倒是對魚池中的鵝、魚更有興趣,不過有了上次故宮的經驗,我不再強迫他欣賞甚麼,因為如果真有所謂「藝術涵養」的話,也絕對不是強迫可以得來的。


 


後來,看到一篇文章(兒童繪畫與藝術教育,作者:梁奕焚),對於作者論點深有同感,摘錄如下:


 


「急於給兒童一種繪畫的形式,或強力指導其表現的方法,等於揠苗助長。如果加以追蹤,就知道孩子在小時候的繪畫學習,正是日後他逃避藝術的癥結。這不但對下一代藝術教育的投資徒勞無功,而且是一大傷害。沒有人能決定兒童藝術表現的方向,也沒有人可以替孩子決定他的藝術表現。


 


 


坊間書店到處充斥著兒童藝術教育的教本、繪本、填色本,就像西藥房陳列著各種生命元素─維他命丸、大補丸一般,因為印刷精美、設計誘人,讓每一位作父母的失去了判斷力。孩子從這些繪本填色本去學習,正像那些吃精緻食品的寵物,容易管理和控制,卻失去上天賦予的體質。孩子從這些教本當中去學習,同樣會使孩子在藝術表現上喪失原創力和原創性,同時也影響了孩子的心智發展,及學習上最需要的好奇心和觀察力,讓孩子從小就在大人設計的框框和概念中長大,是孩子的悲哀。


 


 


舉個例子:帶小孩逛花市、看遍各種形形色色的花,這和範本上花的圖例差別何止千萬,讓孩子學習一個死的範圖,失去所有能給孩子自己觀察求知的機會,而不去滿足孩子學習的好奇心,這是多麼可惜、多麼的愚蠢,作父母的應該三思。」


 


 


「總而言之,環境才是決定孩子將來的一個因素,給孩子一個好的藝術環境,孩子天生的藝術種子自然就會萌芽,孩子的天賦是與生俱來的。換個角度來看,孩子如果生養在音樂的家庭,自是音樂表現要優於一般兒童;生在運動家庭,運動的細胞自然會好一些;生在數學家的家庭,數學能力更不用說了。


 


 


或許大家又會認為是遺傳的關係,龍生龍、鳳生鳳。其實站在教育的觀點,我們認為這是環境的差別,醫生的孩子並不必然是醫生,但後來他們幾乎都會克紹箕裘當醫生,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生活的家庭環境。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,有藝術氛圍的環境,對孩子藝術氣質的培養,才是真正的藝術教育。


 


 


這裡我不禁要反問,有多少家庭有藝術品的陳設?作父母的親近過多少的藝術?對藝術了解有多少?看過什麼藝術書籍?父母如果不能從自身開始,而只期待孩子對藝術有所發展,難!」


 


 


這篇文章上半段提到,帶孩子逛花市,遠比讓孩子繪圖花的練習本更為重要,換言之,家長帶小朋友多逛多看,遠比紙上作業更重要,而多逛多看,其實不僅止於室內的故宮、美術館、博物館,許多遺址、老街、特色建築等,都是讓小朋友增加眼界的機會。


 


但是,話說回來,每個小朋友有他不同的個性特質與興趣出口,帶去上述各種展館、景點等,只能說是開拓他的眼界,小朋友可能一點興趣都沒有,父母最好不要過分期望小朋友因此產生所謂的「藝術細胞」。就像我所犯下的毛病,自己不去了解藝術,以為把孩子帶進故宮、美術館就夠了,事實恰恰相反,孩子不僅強迫不來,反而可能帶來反效果。


 


如果希望孩子培養藝術涵養,就像上文所說,父母自己先喜愛藝術,日常生活中的身教、談吐,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到藝術的薰陶,才是在家教育的藝術課吧!


 


 


在家教育可真不是人搞的,每一種課程都需要父母和小朋友一起學習、一起體會,這是在家教育最大的難題,卻也是在家教育最迷人的地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