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 


●有些父母,無法接納自己,心中潛藏的不滿與求全,轉移到孩子身上,對孩子多所苛責。其實接納孩子的不足,就是接納自己的不足,透過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,重新接納自己,也接納孩子。


 


 



身為父母,莫不希望孩子從小優秀傑出,IQEQ都高還不夠,身體要健康,各種才藝都擅長,最好男孩子長得帥,女孩子長得美,口才好,人緣佳,具有領導魅力…當然如果是像徐安廬(「不只是天才」一書的作者)那樣的天才就更完美了。


 


然而,當孩子漸漸長成,許多父母才發現,不要說天才,連鄰居家那個普普的小孩都比不上,讀書、才藝、人緣,無一可誇,連說話都結結巴巴,毫無大將之風。失望之餘,對小朋友的態度大變,不時責罵、比較,哀嘆「小孩怎麼那麼不爭氣?」


 


以上的描述雖有點誇張,部份其實是我對孩子期望的反省。猶記得以理小時候,跟小朋友一起玩時,常常跟在其他小朋友身後,有時,小朋友叫他做甚麼,他就順從地去做甚麼,整個過程,似乎總扮演個配角。還記得,那時候自己心中隱隱有點失望,嘆說這孩子沒有大將之風。


 


再長大些,我更發現,一群小孩在玩時,他很想加入,卻不知道如何加入,只好跟著人家後面跑,或是在旁邊當個小跟班幫人家撿球,有時還會被使喚來使喚去地,但他大概很需要朋友一起玩,並不會太在意,反倒是我這個在旁邊看的爸爸,看得有點心疼。


 



我安慰自己,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領導特質,還不是活得好好的,可能還少一點風險呢,而且只要人際關係好,做事自能左右逢源,只是,很快我又失望了,這孩子顯然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,其他小朋友並不特別喜歡跟他一起玩,還常常有人跑到我這邊告狀,說以理又怎樣惡作劇,讓人很討厭等。


 


沒有領導特質,人際關係又不佳,怎麼辦?希望孩子聰明一點,IQ高一點,才能在競爭的社會活下去。



 



不過,當我教他數學幾個月後,這個高IQ的期盼也落空了,以理雖然不笨,但也談不上聰明,就跟一般小孩一樣,沒有太多特殊之處,反正我就是要花很多時間、很多耐心,為他講解,陪他做習題,他又非常粗心,讓我常常氣得六孔冒煙,真想把他送到學校去,何必自己這麼辛苦找罪受。


 


不夠聰明也沒關係,能夠安安分份的學習,認真聽我講解,學習態度也算可以了,偏偏這小子又不受教,自以為是,不能接受批評,很多時候真想一巴掌給他。


 


IQ比不過別人也就算了,比IQ更重要的EQ總不能太差吧,然而從一歲開始,我們就發現,每次他在推玩具大球進出房間門時,由於會卡住,他總是用哭鬧表達遇到了困難,慢慢長大後,情緒控制不佳的問題更加明顯,動不動就暴跳如雷,認為爸媽偏心,認為別人對不起他,碰到問題、困難也不會想辦法解決。


 


當以理越長越大,他的弱點就更明顯,有時發現別人家的小孩,聰明伶俐,情緒穩定,舉止大方,口齒清晰,或是有各種才能,例如幼稚園大班就懂得不發脾氣,設法解決問題(具有情緒控制的優點),小一就會畫各種火車頭工程圖(具有工程、設計的才能),小二就會在班上組公司賣東西(具有組織、創意的才能),小三就可以規劃旅行出遊的行程(具有規劃、思考的長才)…回頭看看自己的小孩,只能低頭長歎…



 


然而,夜半人靜,看著以理睡覺時的乖巧模樣,不禁回想,這孩子真的一無是處嗎?他雖然沒有領導才能、人際關係也不佳,但心地善良,不會有害人之心,這不是有仁愛的品格嗎?他雖然IQEQ都不高,但卻仍算很聽話,這不算有順服的品格嗎?他雖然沒有組織、規劃、設計的長才,但他愛爸爸、媽媽、姊姊、妹妹,又不記恨,常貼心的安慰家人,讓我們很窩心。


 


我不得不反省,為甚麼我常常注意以理的不足與軟弱,常常苛責他,常常失望,慢慢才發現,以理的不足和缺點,幾乎就是我的翻版,潛意識中,我沒辦法接受自己的不足、缺點,卻透過對以理的苛責、期待來改善,只是,以理繼承了我所有的個性特質,當然讓我再度失望。


 


但事情沒有那麼悲觀,當我嘗試接納以理的不足、缺憾與平凡時,慢慢發現,我同時也在接納自己的不足、缺憾與平凡,而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全心的接納時,我相信,我內心深處那個數十年來不被接納的自己,也將被重新接納。而這些,都來自和孩子的相處與省思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